Project Description

Chic生活馆 · 一个生在纽约的上海人,跑到北京开了家能穿越时空的餐厅

好吃网推荐  来源:搜狐美食  正午文化

⌈导读⌋王晓申是个标准的ABC(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),出生于纽约的他,父母都是上海人。因为一份“归属感”,2017年初,他在北京杨梅竹斜街开了一家“似曾相识”餐厅,兼做中餐与西餐。对他来说,没有什么中西之别,有的只是对不对自己心里的味。坐落于杨梅竹斜街的“似曾相识”餐厅(Meeting Someone)是一个标准“网红店”。

“似曾相识”开业仅一周,就收获了800多条评论,综合得分接近5颗星;要去这里吃顿饭,不提前三天预约都可能会吃闭门羹;无论是装潢,还是菜品,这里的照片时不时就会出现在朋友圈里,似乎没到过这里的人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生活在北京。

“似曾相识”的主人王晓申是个上海小伙儿,出生于纽约的他,一直在美国生活、学习。他游历过全球很多城市,繁华的纽约、沉稳的伦敦、时尚的巴黎、文艺的佛罗伦萨……唯独北京带给他一种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。

去年的一天,第一次到访北京的王晓申在杨梅竹斜街上闲逛。快要下山的太阳斜斜垂在屋檐上,余晖铺满了不甚宽敞的街面,居民来来往往,人声、车声此起彼伏,这再平凡不过的景象,却让他从心底里涌出了一股从没有过的归属感。

“那种感觉很熟悉,很亲切,似乎在梦中经历过很多回了。那一刻,有个想法在我脑子里闪过:在这儿开家店,生活下来。”

他给店铺取名“Meeting Someone ”似曾相识,既是对迎接生命里即将到来的人的期盼,也是以此铭记开店的初衷。

单从门面上看,你绝猜不出这里是一家高级餐厅。

两层高的白色小楼,与周围的民居有着相似的外形。门脸也极不显眼,一扇窄窄的小红门开在建筑一侧,如果不是发现了门上“似曾相识”那一块小小的铁牌,几乎就会错过这个入口。然而,当你推开这扇小门,就像通过了“任意门”,穿越到了另外一个空间。

“似曾相识”的建筑设计由王晓申的朋友设计师刘晓陶操刀,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但他与王晓申有着相似的国外生活经历,这一共鸣点使他在“似曾相识”的设计中,充分融合了东方与西方,南方与北方的设计理论和意境片段。

整个建筑由酒吧、下午茶、餐厅、屋顶露台及一个小小的内院组成。在33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,他们以电影《蓝莓之夜》的音乐《1874》作为引子,结合建筑、院落本身错落的空间,构想了一个时空交融、富有戏剧感的穿越之旅。

玄关被设计为一个封闭的铁盒子,如果想要进入餐厅,食客有两条不同的通道可以选择,一条走廊通向酒吧区,另一条通道则会进入庭院或茶室。一个空间的出口可能就是另一个空间的入口,每个入口的选择都会带来之后不一样的体验,一切皆在食客的一念之间。

通向酒吧区的走廊,好似一片璀璨的星空,倒垂着的灯带好似天空中的繁星,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这个以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《无限境屋》和宫崎骏的动画片《风之谷》为灵感的装置艺术品,由顶部的光纤灯和两侧反射的黑色背漆玻璃组成。灯下是一条窄窄的道路,每次仅容一人通过。王晓申的说:“这个设计就像人生道路,孤单、神秘,又充满意外的惊喜。”

“似曾相识”餐厅的整个布局,被分割成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三个不同的场所。临街的建筑由半地下的一层、二层和平屋顶组成,每层面积仅为60多平米,除房顶外,都被隔成多个房间。原始采光不足,层高较矮,为了增加餐厅的经营空间,他们将隔断通通打掉,重新加固结构,并增加了联通三层的悬挂式楼梯。

大多数第一次来的客人都喜欢直接沿着悬挂式楼梯走上二层用餐。正对楼梯的水泥墙上刻着很多来自《蓝莓之夜》的台词,看似更不经意的印迹,却会在你下楼时被读到。王晓申觉得酒足饭饱之际,正是抒情感叹之时。

半地下的吧台区在“星空走廊”末端,是代表“过去”的区域。其昏暗的氛围恰好贴切人的情感需要与功能需求。

酒吧的设计致敬王晓申最爱的电影《蓝莓之夜》,鸡尾酒单不经意地透露着他的个人爱好和成长痕迹——Santa Monica(圣莫尼卡),Palm Tree Road(棕榈树路),City of Stars(星光之城)……

二层餐厅则是这一感觉的延伸,如泪珠的顶部装饰灯,夜幕降临,繁星点点,配合桌面的聚光灯,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戏剧氛围。

庭院内的东厢房,采光良好,层高较高,被定义为现在空间的这里,主要是作为喝下午茶的场所使用,也兼具餐厅的功能。午后倾斜照进来的阳光,暴露的顶部木作结构,水泥墙面和金属地面,再加上悬浮于空中的白色明信片装置,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放松随意。

如果说刚才的“过去”空间可能有一点点小小的忧郁情绪,那这个“现在”空间则是使人体会一种活在当下的平和愉悦。夜晚,静静地伫立在院中,环顾四周,透过玻璃,人们在高低不同的几个空间内,同时活动的情景一览无余,恍惚间,似真的跌入了时光隧道。

屋顶露台代表着未来。这里他们运用了白色作为了空间主色调,这里是一个完全开敞的环境,仅用户外家具及绿植作为点缀,为将来更多的经营可能性留下了余地,与此同时也暗暗契合了未来的主题。

王晓申一年前,找到主厨万杰研发菜单,出生于1983年的万杰,已有16年烹饪经验,供职过12个餐厅和酒店。对于西餐、日料、泰菜和粤菜都有研究,他还曾去过法国里昂学习了一年法餐甜点。

他的经历,正好契合了王晓申多元化的文化背景,也促成了“似曾相识”中餐、西餐相互融合,既有苏浙菜,又有本帮菜的菜品特点。

在这里,你能见到腌笃鲜、小巷酥鱼、汾酒姜汁风鳗鱼、话梅排骨炆年糕这样有吴越特色的菜肴被摆在西式餐盘里,配合着红酒食用;也能见到上海人家最离不开的葱油,拼配了北方的油菜、西餐的秋葵和小胡萝卜食用。兼收并蓄,尝试融合,总能带给食客全新的味蕾体验。

对“似曾相识”餐厅的评价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说好,兼容并蓄,多元化口味有新体验,另一类说不好,强调这里的“不正宗”,空间不正宗,菜肴不正宗。

对于这些评价,王晓申并不大在意,对他来说,这里就是他自身的一次回归,归“家”,归“心”。“东方与西方,南菜与北菜都在我的心里,按心去做就好。

其实,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延伸的当下,“坚守”和“兼容并蓄”都是必要的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路,不论是做餐厅,还是做人。

正午文化:为什么想要在胡同里开一家餐厅?

王晓申:其实,最初也没想要开餐厅。刚回国的时候,来北京旅游,走到杨梅竹斜街,大概下午四五点钟,太阳快要下山了,余晖就铺满了整条街,附近的居民来来往往,这种市井的感觉特别吸引我。当时,我就突然有了个想法——在这儿开家店吧。原本的打算是开一家时尚商店,后来,做装潢的时候,渐渐成了餐厅,所以现在大家看到是一家餐厅。

正午文化:为什么要做一家同时提供中西餐的创意餐厅?

王晓申: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餐饮,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,也不知道做什么菜更合适,就想说挑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吧。因为我是上海人, 在美国长大,所以就从江浙菜,淮扬菜还有西餐里面各挑了一些,组成了现在这样一本菜单。不过这本菜单目前和我真正想要的相去甚远,也正在不断完善当中。

正午文化:这是一家很有设计感的餐厅,能谈谈你的设计理念吗?

王晓申:三层楼的布局,就是时间的三部曲。一层和二层代表过去,茶室代表现在,露台代表未来。以前看王家卫的电影《蓝莓之夜》,很羡慕裘德洛有这样一家店,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有这样一家店,于是就以此为参考设计了这家店铺。

正午文化:很多人都很喜欢星空走廊的设计,当初为什么想做这样一条走廊呢?

王晓申:星空走廊其实是误打误撞出来的。我们原来设想中的星空走廊,应该比现在这个要漂亮一百倍。最终施工方呈现给我的,并不是我最初想要的效果。本来我打算拆掉重做,不过开张后正好赶上北京国际设计周,这里来来往往的客人络绎不绝,都非常喜欢这条走廊,所以就保留下来了。

正午文化:如何运营好一家餐厅呢?

王晓申:其实我本人不是对食物特别挑剔的人,对于餐饮行业也仍然在摸索当中,但是自己对食物是否挑剔,和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餐厅,是两码事。对我来说,做一个餐厅和做一个项目、做一个手机没有区别,餐厅的设计、配乐的选择、食材的品质、菜单的制作、员工的服务,都属于产品中的一个配件。服务方面,我邀请福楼之前的店长过来做我们的店长,配乐都是我爱听的一些老歌,餐厅设计是我和朋友一起完成的。我会专注做好每一个配件,然后尽量把它组装成完美的产品。

END

王晓申

“似曾相识”餐厅(Meeting One)创始人,上海人,出生于美国纽约。

◎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,图片来源于网络◎  主编│刘爱萍 

来源及声明:文章为作者本人独立观点,OKAYEAT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。内容来自于网络,文字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我们致力于保护每一位原创者的内容,但因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等各种渠道,无法追溯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:myokayeat@gmail.com,核实后即刻删除!–OKAYEAT